享受低物價、低房價 錢進台中正是時候
NOWnews|財經新聞
文/李兆華
「悠閒」與「繁榮」通常是兩種極端,但是全台唯有台中市,能夠居住起來很有悠閒的感受,卻又深具繁榮錢景,吸引投資人與消費者相繼湧入。坊間有不同單位、媒體,針對「最佳居住都市」做過多次調查,無論是從退休、閒適做考量,還是居住的便利性、繁榮程度考量,台中市總會擠進前3名,能夠跟最先進的台北市並駕齊驅,也可以和好山好水的花蓮、宜蘭媲美。
台灣人口最多的前3個都市為台北市、高雄市和台中市。台中市的人口數低於高雄市,但是精華區七期、八期的房價,卻遠遠超過高雄市,緊追台北市的水準,成為投資客與陸資的關注重點。許多精品旗艦店,也多半先開在台中,再考慮進高雄,LV台中旗艦店是最佳代表。大台中地區涵蓋豐原、彰化、南投、雲林,擁有114家上市櫃公司,這些公司多半是經營數十年的資深企業,更是最早期進入中國的首批台商,家底豐厚、作風踏實。今年的台股股王大立光(3008),正誕生在台中,這是台中出現的第1家股王,也似乎宣告著投資台中的最佳時機,已經來到。
3大絕佳優勢 無可取代
不可否認,台北市仍是投資和就業的首選,但是一國經濟發展如果長年仰賴同一個區域,是不健康也不合理的,競爭過度也讓許多人無法負荷。資金和人都是活的,自然會尋找下一個具備潛力的區域,台中市在氣候條件、交通位置和產業結構上,明顯具備了接棒氣勢。人類生存的3要件分別為陽光、空氣、水,這3個條件愈優異,人也過的愈舒適,而氣候就是台中得天獨厚的優勢。
氣候條件→舒適宜人
台中擁有全台第3高的日照時數,陽光充足。台中美術館周遭、綠園道和多座大型公園等綠地,讓台中市民每人平均享有4.89 平方公尺的綠地,是都市型城市第1名,也讓空氣品質有效提升。而光學研磨產業如大立光、亞光、玉晶光都群聚有利於研磨品質的穩定。尤有甚者,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、水資源專家汪中和認為,在全球氣溫暖化效應下,海平面升高,海島型的台灣未來最適合遷居的地方,就是台中。他認為台北未來可能變回內陸湖,南部因地形平坦淹沒範圍也大,台北市和高雄市都有可能被迫棄守,台中雖也是盆地,但腹地還有台地,看來是最佳「遷都」位置!
交通位置→台灣核心
南來北往,是台中地理位置的最佳形容。隨著高鐵通車,台中到台北或高雄,時間都大幅縮短,成為各企業設立分支據點的首要考量點,也讓更多人願意到台中就業。許多南部人原先在台北就業,考量回家鄉的方便性,紛紛往台中找工作。台中港在1976年啟用,原先只是想舒緩基隆港和高雄港的運量,結果到2009年為止,台中港已經超越高雄港成為運量第2大的海港,而且金融海嘯時運量幾乎沒有衰退。
台中港距離廈門最近,也等於是離中國最近的海港,如果能在台中港附近設立機場,飛往內陸的時間也會最短。因此,許多台中人認為,台中最欠缺的就是具規模的國際機場,往後隨著兩岸活動趨於頻繁,台中國際機場將有一定的運輸量。
產業結構→績優資深
現任台中磐石會會長、也是車王電董事長蔡裕慶說,全台灣最早開始國際化、接代工訂單、全球跑透透的,就是中區的廠商。早期台灣還沒有電子代工,最早去談代工單的是鞋業、紡織業、雨傘、毛巾、機械業等等,這些產業都發源於中區。台中區的中小型廠商是第1批前進中國的台商,單打獨鬥摸索出一套商業模式。有掛牌上市櫃的業者,成為國庫的最佳支持者,蔡裕慶笑說:「之前政府調降營所稅,對台中的上市櫃廠商最有利,因為我們以傳統產業居多,一直最老實繳稅。」
因為稅負考量,未在台灣掛牌的台中企業,不乏財力雄厚的大富豪。本刊今年5月號封面故事「再賺1倍私房股」中訪問過的達人——禹盛投資執行長曾信達觀察,金融風暴對台北造成衝擊,在台中卻感受不大,高爾夫球場還是天天客滿,原因在於台中企業底子夠厚,不亂擴張信用,因此只是生意少做一點,不至於影響到生存。
親家建設是台中區推案量最大的建商之一,總經理張鈞豪也很認同曾信達的說法。他表示,對台中地區最沉重的打擊不是電子泡沫、不是金融風暴,而是921大地震,尤其重創建商。只要是能度過921打擊的廠商,都有極佳的應變能力。他半開玩笑的說:「金融風暴讓人最困擾的是生意沒那麼忙,只好每天想著要約誰打球、出國,很麻煩的。」低物價、低房價 吸引就業台中還有一個吸引就業、創業人口的優勢:物價低,一般住宅房價低,創業的租金和人事成本也低。
雖然沒有明確的物價指數佐證,但是從台北搬到台中的居民估計,台中的消費約莫是台北打個8折,而且好吃的東西特別多,尤其最著名的逢甲夜市,號稱全台灣第1大夜市,幾乎是所有新創食品的發源地,能在逢甲夜市賣得好的商品,才有機會推廣到全國的夜市去。
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08/08/320-2633862.htm
◎更多精采內容請看:Money錢NO.35 2010/08
crack car loan new online